【文/新潮观鱼】
当地时间9月29日,英国作家J.K.罗琳(J.K. Rowling)一篇言语克制、逻辑清晰、态度坚决的,将她与一手捧红的《哈利·波特》“赫敏”饰演者艾玛·沃特森(Emma Watson)分道扬镳的原因,首次明明白白地摆到了公众面前,也让所有期待“魔法母女搁置分歧破镜重圆”的看客暂时打消了念头。
原来,罗琳的不原谅远不止于在性别认同议题上的观点相左,而是看清“伪善”面目且忍耐数年后,不想再给一位幕前表演者再次假装大度的机会。
“艾玛的生活阅历如此贫乏,以至于她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Emma has so little experience of real life she's ignorant of how ignorant she is)。”——罗琳在X发文写道。
“艾玛的生活阅历如此贫乏,以至于她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Emma has so little experience of real life she's ignorant of how ignorant she is)。”——罗琳在X发文写道。
展开剩余86%2019年开始,罗琳因跨性别议题陷入舆论漩涡。
如果承认所有跨性别者的性别,会导致“真正的女性”权益被侵犯。比如跨性别者不应该和女性使用同一间厕所,如果有异性恋男性假扮成跨性别者,会导致女性受到侵犯。另一方面,她也认为现在跨性别手术的滥用,导致很多青少年在对自己的性别还没有清醒认知时,就错误地进行了对身体影响不可逆转的跨性别手术。
如果承认所有跨性别者的性别,会导致“真正的女性”权益被侵犯。比如跨性别者不应该和女性使用同一间厕所,如果有异性恋男性假扮成跨性别者,会导致女性受到侵犯。另一方面,她也认为现在跨性别手术的滥用,导致很多青少年在对自己的性别还没有清醒认知时,就错误地进行了对身体影响不可逆转的跨性别手术。
2020年6月,“魔法铁三角”之一“赫敏”的扮演者艾玛在社交平台发文表达了与罗琳不同的观点:“跨性别者就是他们自我认同的性别,他们理应享有自己的人生,不应因不符合其自我认知而时时刻刻遭受质疑。”
彼时虽然已有“白眼狼”的声音出现,但这样的发声仍属于公共议题范畴内的合理讨论和分歧,艾玛当时的言行在外界看来,仍是“对事不对人”。在性别认同这件复杂议题上,每个人都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
而真正将她们的私人情谊亲手斩断、并将“割席”显化的,是2022年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颁奖典礼上艾玛的发言。
先回顾下罗琳当年的处境,因坚持自己在跨性别议题上的立场,她遭受大规模网暴,《哈利·波特》上映20周年的特辑节目《回到霍格沃茨》没邀请她,被辱骂为“老巫婆”,家庭住址也被极端分子曝光,人身安全受到威胁。那段时间,是罗琳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2年英国电影学院奖颁奖典礼上,主持人介绍艾玛·沃特森出场时,调侃“她很自豪地自称女权主义者,但我们都知道她是个女巫”。艾玛·沃特森走上台,面带微笑地说出了开场白:“我在此支持所有的女巫,除了某一位(I am here for all the witches, but one)”。关键的后半句“but one”她没有出声,而是用嘴型完成。
说完这句话后,她脸上掠过了得意的神情,等待掌声。
这种场合的开场白,很难说是即兴发挥,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在全英国乃至全球观众面前公开讽刺对方的行为。
所以,在罗琳最无助、最需要支持的时刻,她一手捧红的演员,不仅没有伸出援手,反而在全英国最受瞩目的影视盛会上,对罗琳进行了一场不算低调的“背刺”。
“赫敏”举起魔杖,指向了赐她魔法的人。
但至此,罗琳只是将那句发言视为她对艾玛态度的转折点,随着罗琳当地时间9月29日发布文章,大家才知道,真正压断她们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罗琳称后来“收到了艾玛亲手写的纸条”。
“视频中那位电视主持人提到了艾玛‘支持所有女巫’的发言,说实话,那对我而言是一个转折点,但后续发生的事,远比那番言论本身更让我受伤。艾玛之后曾托人转交给我一张她手写的纸条,上面只有一句话‘对于你正在经历的一切,我感到很遗憾。’(她有我电话号码。)这一切发生的时候,针对我的死亡、强奸和酷刑威胁正处在最猖獗的时期,我不得不大幅加强个人安保,终日为家人的安全忧心忡忡。而艾玛刚在公众面前对我火上浇油,却以为这样一句轻飘飘的关心,就能让我相信她骨子里的同情与善良。”
“视频中那位电视主持人提到了艾玛‘支持所有女巫’的发言,说实话,那对我而言是一个转折点,但后续发生的事,远比那番言论本身更让我受伤。艾玛之后曾托人转交给我一张她手写的纸条,上面只有一句话‘对于你正在经历的一切,我感到很遗憾。’(她有我电话号码。)这一切发生的时候,针对我的死亡、强奸和酷刑威胁正处在最猖獗的时期,我不得不大幅加强个人安保,终日为家人的安全忧心忡忡。而艾玛刚在公众面前对我火上浇油,却以为这样一句轻飘飘的关心,就能让我相信她骨子里的同情与善良。”
正如罗琳在括号里一针见血指出的,如果艾玛真的关心她,可以打电话、可以约见面、可以发短信。通过第三人传一张只有一行字的纸条,更像是一种自我开脱,暴露了她既想站在道德制高点享受掌声,又不愿在私下里承担任何歉疚的情感的伪善和利己。
罗琳此次对艾玛的回击很强硬,称艾玛作为一个成年后就被财富和名声所庇护的人,对真实世界性别权利被侵占的困境知之甚少,“她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
“她永远不需要进流浪者收容所,永远不必被安置在男女混住的公立医院病房。如果她说自己童年后还曾去过商业街的公共更衣室,我会很惊讶。她去过的‘公共洗手间’是单人占用的,门外还站着保镖。她可曾被迫在市政运营的游泳池新设立的男女混合更衣室中脱衣?她是否有可能需要求助于一个无法保证‘全女性服务’的公办的性侵危机中心?又是否可能发现自己与一名自称女性的男性强奸犯共处一间监狱牢房?
我没有在十四岁时就成为千万富翁。在我写下那本让艾玛声名鹊起的书时,我生活困窘。因此,我从自身的经历深切理解,艾玛如此热衷参与的、对女性权利的践踏,对那些没有她那般特权的女性与女孩究竟意味着什么。
此事最大的讽刺在于,若非艾玛在最近的采访中突然宣称她仍爱我并珍视我——我猜她之所以转变策略,是因为发现如今像以前那样对我高声谴责已经不再时髦了——我或许永远不会如此坦诚。”
“她永远不需要进流浪者收容所,永远不必被安置在男女混住的公立医院病房。如果她说自己童年后还曾去过商业街的公共更衣室,我会很惊讶。她去过的‘公共洗手间’是单人占用的,门外还站着保镖。她可曾被迫在市政运营的游泳池新设立的男女混合更衣室中脱衣?她是否有可能需要求助于一个无法保证‘全女性服务’的公办的性侵危机中心?又是否可能发现自己与一名自称女性的男性强奸犯共处一间监狱牢房?
我没有在十四岁时就成为千万富翁。在我写下那本让艾玛声名鹊起的书时,我生活困窘。因此,我从自身的经历深切理解,艾玛如此热衷参与的、对女性权利的践踏,对那些没有她那般特权的女性与女孩究竟意味着什么。
此事最大的讽刺在于,若非艾玛在最近的采访中突然宣称她仍爱我并珍视我——我猜她之所以转变策略,是因为发现如今像以前那样对我高声谴责已经不再时髦了——我或许永远不会如此坦诚。”
这篇文章即使被简单翻译成中文,仍可见这位全球畅销书作家的笔力,不仅批评了沃特森因为年少成名、缺乏普通人生活经验,而在社会议题上的认知浅薄,更直斥其思想的贫瘠与人品的伪善。
罗琳此次“爆发”,导火索是上周播出的艾玛参与的一档播客节目。被问到罗琳时,这位35岁的女演员称,尽管她们在性别认同问题上存在公开分歧,但她仍然爱着和珍视着罗琳,并称赞罗琳在她成长过程中给予的善意和鼓励的话语,以及让她有机会扮演一个“坦率地说,在英国文学史上几乎难觅”的角色。
沃特森补充道:“我觉得最让我沮丧的是,我们从未能够进行一次对话。”这里又让人想到,罗琳强调艾玛有她的电话号码。
沃特森在播客中的发言,没有迎来她希望得到的那位一直包容自己的作家的温暖回应,而是后者彻底撕破脸的控诉。
这一事件,对不少哈迷来说,也是一次对角色饰演者的“祛魅”。
2001年,艾玛·沃特森凭借“赫敏”一角一夜成名,她在10岁-20岁出演了8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在不少影迷的心中,艾玛演活了书中那个聪慧缜密、冷静正义的女孩,是“赫敏”在现实世界的代言人。
艾玛本人进入名校就读、担任“联合国妇女署亲善大使”的人生选择,也让我们不自觉地将其视为“赫敏特质”与演员本人合二为一的现实投射,对她始终带有“聪慧正义善良”的角色滤镜。
然而,当一个人能对有知遇之恩的人落井下石时,外界也许看清了,角色是角色,演员是演员。演员当然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作为公众人物,不该轻易地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带动对另一个人的网暴。
说到底,“赫敏”的聪慧、勇敢与正义,来自罗琳赋予角色的灵魂,其底色是作家对于世界的观察和朴素期望,艾玛曾是那个幸运的载体。我们真诚地希望,艾玛在播客中的温情表态是发自内心的感受,而非又一次的公关。更希望当她读完罗琳那篇情感“爆发”的长文后,能够思考自己年轻时的言行,用好自己的影响力。
发布于:上海市